Search

週末朋友來訊,沒來由的一句話:「你好厲害!很佩服你能在不到兩年的時間,把平台、媒體跟技術都做到個水準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週末朋友來訊,沒來由的一句話:「你好厲害!很佩服你能在不到兩年的時間,把平台、媒體跟技術都做到個水準,強大!」

看到訊息後,心裡滿是感嘆與一絲絲的無奈,浮現許多這一年多來的各苦悶畫面。非為當事者很難體會這一年多來,到底過著什麼樣的日子,說是經歷高潮嗎?也不是,其實是無數個低潮伴隨每個日子。再四個月,公司即將滿兩年,能走到現在,心中有無數個「幹」想補上。

創業九死一生,不管獲得多少投資,從幾十萬到幾百萬,甚至幾千萬幾億,都不代表創業一定成。資金是啟動事業與維運的關鍵,但更多時候是團隊、是人員、是組織、是一間公司裡驅動每個人前進的動力是否一致。哪怕只是做個小程式,想試試市場的反應,或是開發個大型系統平台,做各種不同類型的媒合,例如服務、商品或是交易等,都是考驗團隊一路過來,能否跟上、配合以及推進的關鍵。

去年初,熱熱鬧鬧起個頭,組建新團隊,本以為人員齊備到位,重點發展事務能夠陸續推進,可過程中碰到的障礙、阻礙,不論是內部或外部,對一間公司來講看似稀鬆平常,但也意味著跨不過去、走不下去的話,各種草創期的想法,將會胎死腹中,甚至無疾而終。對多數同事的認知而言,來工作付出自己的時間、專業與經驗,取得該有的薪資、福利與對待,是再理所當然不過,可是回到經營公司本質,每件事情要是無法產出有效益、有意義的實質結果時,對一間公司來說是在消耗、消磨,最後可能會被消滅。

從草創成立團隊到正式進入營運,公司很快遇到各種問題。然後,進入無止盡的Trouble Shooting中,每日的挑戰不單只是工作能不能做出結果,而是可能連做都做不到,還得要硬著頭皮上,硬逼著團隊裡的每個人盡力做到,可身為經營者的我,沒辦法停下腳步思考,得湊著和往前,面對最根本、最基礎的問題,也就是:「公司現在要做的事情,是否適合現在的團隊?」、另一個問題則是「現在的團隊組成,能做目前要做的事情嗎?」結果不如人意,我們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,證明許多事情做不到位,做不出期望的成果。

過程中,人員來來去去,不論當初每個進來的人,是因為什麼理由而來,但離開公司的理由,應該一致認為問題出在「身為經營者的我身上」、「公司要做的事情與員工想做的事情不同」、「這份工作跟我想的不一樣」等等。從結果論來看,這些觀點都對,也貼近現實,畢竟公司多數同仁均是聽我的指揮,由我所規劃出來的事業而一項一項的推動前進。每天,耗費許多時間跟各部門同事們溝通、討論,每次會議之後,期盼相關結論能在之後落實到工作,為該事業推進一些進度,只不過現實往往不從人意,一如所有中小企業會遇到的問題,一間公司發展瓶頸幾乎都在「人」身上,這個人包含我與組織裡的每個人。

從第一天創業至今,已過五百多個日子,等同於五百多個失眠夜,沒有一個日子好過。每天睡前看的是帳戶現金,睡醒看的還是帳戶裡的現金,腦袋裡想的全是公司營收、獲利以及經營效率,接著算的是每月要支出的現金,以及最期盼能收入的現金。當電商事業的營收好不容易上軌道後,建立財務預估模型,安排每個月的現金流支出、收入,確保公司能在有效的現金流控制下,逐步的擴大毛利率,同時也擴大營收。看著帳戶中的現金變多的同時,還得同步看每個客服信件,瞭解客戶的問題,以及聯繫供應商,跟供應商們談條件、談合作、談活動,自己能帶頭做的,或親自下來做的,真得做到底,執行貫徹到位,也只有自己親自做了之後,才有辦法帶著同事好好一起做。

經歷這一年半來的所有大小事,情緒五味雜陳。看似現在小有成績,可卻每天如履薄冰,無時無刻告誡著自己,一個不小心,可能就會影響到公司,也因此得替公司再建立一條又一條的生命線,保護好現有的營運事業,也為每一位在這工作的同伴,給他們更多值得繼續在此下去的理由與動力。

「創業九死一生,多數時候是只死不生,所以走上創業一途,要有本事讓自己變活屍,用失去五感的態度面對所有問題,那才稍微有機會比別人走得更遠、更久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從職場看見生活大小事,學行銷獲得專業技巧事,談談生活聊聊人生為自己?
View all posts